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,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。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提出了“五個更大”重要要求,要求廣西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,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,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,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貢獻,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取得更大成效,為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精準把脈和科學指引。百色市是全國首個地級市全域覆蓋的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,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五個更大”重要要求,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,加快推動百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百色力量。
抓牢產業這一關鍵,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支撐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推進新型工業化。百色市作為資源型城市,必須立足優勢資源稟賦,堅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,以產業發展為關鍵,打好工業振興攻堅戰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,不斷培育壯大主導產業,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
大力發展新型生態鋁產業。百色市的鋁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,形成了從鋁土礦到鋁加工到再生鋁的全產業鏈條,產值超過千億元,成為百色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。現階段,百色將圍繞解決產業鏈不長、附加值不高、能耗相對較大等問題,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用能結構,推動鋁產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。優化鋁資源配置,聚焦汽車輕量化用鋁、光伏和電池等新能源用鋁、電力用鋁、食品藥品等包裝用鋁、電子電器用鋁、建筑家居用鋁等領域,延伸面向終端應用的加工鏈條,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。加快培育再生鋁產業,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。大力發展光伏、風電等清潔能源,提高清潔能源在鋁產業中的使用占比,引導企業實施節能技改,促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。加快建設國家級鋁產業研究院,推動重點企業建設產業研究中心,提高百色鋁產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。
加快打造現代林業產業。百色市是我國南方重要用材林基地,年均新增造林超過50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73%,活立木蓄積量1.54億立方米,具備打造又一個千億元產業的條件。近年來,百色市林業產業規模持續壯大,但是木材深加工占比較小,木材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。百色將加強木材原料流通引導,充分保障深加工企業原料需求,大力培育綠色家居、板材、木地板等產業,推動林產工業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。積極發展林下經濟、物流倉儲、交易平臺等配套產業,不斷豐富產業業態,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加快打造千億元林業產業。
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。百色市光照、風電資源充足,錳、銅、銻等礦產儲量豐富,具備發展新能源、新材料產業的良好條件。百色將積極融入廣西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,加快推進風電、光伏發電、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開發,積極探索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,加快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,打造500億元新能源產業。加快發展應用于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電池、新基建材料等領域的鋁基、錳基新材料,打造500億元新材料產業。
激發開放這一潛力,加快形成發展新動能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廣西發展的潛力在開放,后勁也在開放;要釋放“海”的潛力,激發“江”的活力,做足“邊”的文章。百色市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,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。百色將依托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,深挖開放潛力、暢通開放通道、發展外向型經濟,走活走好開放發展的這盤棋。
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。2021年4月份,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,要求廣西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地、農產品供應地和產業轉移承接地,百色將抓住百色市和深圳市對口合作的重大機遇,積極對接大灣區市場、承接大灣區產業,加快打造深百合作產業園區,探索發展“飛地經濟”,推動更多大灣區企業落地百色。積極利用西南地區鋁棒、鋁錠資源,精準對接大灣區產業集群,把百色市打造成為鋁精深加工重要基地。加強深百供應鏈建設,加快打造“百香百色”區域公共品牌,促進更多農特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。
積極融入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。搶抓國家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機遇,積極推動黃桶至百色鐵路、百色機場改擴建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,全面提升互聯互通水平。平陸運河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。百色將主動對接平陸運河建設,加快推進右江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建設和右江航道整治工程,謀劃打造暢通高效的百色港內河水運體系,努力實現向海而興、向海圖強。
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。百色現有3個口岸和7個邊民互市點,其中龍邦口岸獲批為國際性口岸。百色將加快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,提升口岸通關和服務能力。積極推動設立保稅物流中心,加快建設龍邦綜合物流園、那坡龍崗邊境貿易產業園、德保進出口加工貿易園等園區,推進“百企入邊”工程,大力培育糧食、水果、水產品、中藥材等落地加工產業。持續提升廣西鋁產品倉儲交易中心、“百色一號”專列運營水平,促進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。
發揮生態這一優勢,努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
百色市是革命老區,擁有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;是邊境地區、少數民族地區,邊境線長359.5公里,有壯、漢、瑤、苗、彝、仡佬、回等7個世居民族,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7%;也是祖國南疆重要生態安全屏障,全市擁有19個自然保護區。近年來,百色努力營造優良的政治生態、自然生態、社會生態,有力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。在新起點新征程上,百色將鞏固好、發揮好這些突出優勢,持續營造良好環境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鞏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。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是“國之大者”,是必須肩負起的重大責任。百色將堅持生態優先,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,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,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,切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。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,積極穩妥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。積極培育大水面生態養殖、生態旅游、碳匯交易等產業,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,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。
維護團結和諧的社會生態。百色市維護民族團結、守護邊疆安寧責任重大。必須貫徹落實好黨的民族政策和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,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、共同繁榮發展。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統籌推動社保、教育、醫療等民生事業發展,切實提升群眾生活品質。統籌發展與安全,健全社會治理體制機制,完善黨政軍警民“五位一體”聯合管邊控邊機制,持之以恒抓好疫情防控,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,筑牢祖國“南大門”安全屏障。
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。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必須牢記“兩個長期存在”“兩個永遠在路上”,切實扛起管黨治黨責任,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。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,不斷增強捍衛“兩個確立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的思想自覺、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。用足用好紅色文化資源,引導黨員干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,堅定理想信念、傳承紅色基因、賡續紅色血脈,傳承百色起義優良傳統,緊跟偉大復興領航人踔厲篤行。堅定不移抓好黨風廉政建設,持續糾治“四風”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證。